Hide
“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
“山上有多少颗树,卓就有多少词”
“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
——藏族民谣(卓:锅庄)
锅庄舞(玉树卓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玉树卓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到当下还保留着较多远古时代的痕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来。玉树卓舞种类繁多,其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同时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整的演出分祭奉神佛的序舞、表现广泛内容的正部、祝福吉祥的尾声三个部分。玉树卓舞按功能可分世俗性较强的普通卓舞和宗教色彩较浓的“法”卓(藏语称“曲”卓)两类,整体结构由从慢到快两部分组成,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进行表演。 [1]
在追寻“卓”的踪迹中,地理学是第一视角,从自然地理、行政地理到人文地理,教材包括青海玉树卓、西藏昌都卓和那曲卓、云南迪庆卓,已接近人类地理学等方法论分析的边缘。第二视角是民族学以及其属概念的族群研究,从研究的结果看,卓主要存活在藏民族的康巴族群中,兼涉卫藏、安多族群等。这其中还应该有非常细微的文化学第三视角,不仅是族群文化圈层的涟漪荡漾,而且隐含着单一文化圈中大传统舞蹈文化和小传统舞蹈文化的纵向暗流。虽然现在的卓都跳在民间,但并非全都是民间舞。“礼失求诸野”的大传统舞蹈文化寻踪将是更深的课题。文化学视角的双峰是哲学与宗教,故而宗教学可以作为第四视角,像西藏昌都的“卡若区卓钦”和“强巴林寺的曲卓”与“昌都卓”,就分别表达康巴人的世俗生活和信仰生活。这些生活是审美的,由此我们进入到美学和艺术学视角,看到了美不再是“空能指”,看到了艺术的风格和流派以及表演形式等。在此基础上,作为教材的教育学及教学法第七视角才有了驻足之地,灵魂附体,从艺人短句、传统组合到编创组合。[2]
2.引用自即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
《藏族舞蹈大系教材·卓》(中册)
图片提供 王卓玛教授
王晓莉田野考察云南香格里拉格咱卓
王晓莉,又名扎西卓玛。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优秀青年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第六至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指导学生获得青年组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表演奖,本人荣获“园丁奖”。2003 年至今,重点对青藏高原五大藏区“非遗人文资源保护”进行长期的田野调查。发表论文《藏族舞蹈中的面具艺术研究》《古格壁画所展现的宫廷舞蹈》《藏传佛教舞蹈羌姆的美学特征》等。参与编写中国艺术教育大系·舞蹈卷《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朝鲜族、维吾尔族舞蹈篇,该教材荣获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编写《德钦县文化馆志》。主持完成科研项目“藏族舞蹈文化概论”“藏族古代舞蹈艺术图像学”“当代藏族舞蹈艺术的嬗变”“藏族传承人口述史”等。创作作品《辣妹子》《黄河摇月光》《那一年》《水月歌》等,并担任大型实景歌舞诗画《相约梅里》策划、艺术总顾问。
策划人 靳大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退休),专业:文学理论、思想史研究。自退休之日起即转换角色,志做“学术说书人”,自警:如无必要,不写论文!二十年来,带团队游学采风并参与西部公益支教团队的项目活动,首倡“以戏剧呈现为方法的经典阅读活动”。2018年在“得到APP”推出《靳大成:论语通读》音频课。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推出“大成稽古:经典演绎工作坊”,愿与志同道合者一起着力于将中国传统经典及在古今中西聚焦点下的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奋斗历程,在文学戏剧舞台上对公众呈现。
(6个月前)
(6个月前)
(6个月前)
(6个月前)
(6个月前)
(6个月前)